中国知识产权网

青岛打通专利质押贷款“脉络”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     发布时间:2019-07-26     点击量:
(本文转载于中国知识产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3年成立的青岛创捷中云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只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无固定资产,按当时条件不符合银行抵押贷款要求,无法获得银行贷款。2015年,该公司利用手中仅有的一件专利,通过质押获得首笔贷款200万元,经过3年贷款扶持,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几百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近亿元。几年来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近700万元,拥有专利20多件,员工数量比贷款前翻了两番。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问题,我们推出了‘荐、评、担、险、贷’的工作模式。利用市场化运作解决融资难,政策性引导缓解融资贵,专业化服务化解风险,实现保险撬动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工作目标。新的贷款模式将银行单独承担100%贷款风险改为由保险、担保和银行三方以60%、20%、20%的比例分担贷款风险,进一步分解了贷款风险。同时,我们出台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资助实施细则》实施‘四补’政策,降低企业贷款成本。”近日,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主任刘建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5年7月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业务首笔贷款落地以来,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先后为112家中小企业发放166笔贷款;质押专利1425件(户均质押8.8件),保险为质押专利累计承保金额5.8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66亿元,户均贷款340万元,财政资金放大超过44倍,截至目前未发生一笔贷款风险。

  完善评价体系 解决后顾之忧

  要想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顺利开展,就要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联盟,让金融机构放心“贷”。2014年,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主动对接金融服务机构,并牵头成立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联盟,通过反复讨论与研究,最终找到破解金融机构“风控难、估价难、处置难”长期困扰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了解到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无形资产估值问题,一直是困扰金融机构有效开展工作的难点。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工作从金融实务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专利评价体系,并制定了专利评价行业标准。通过专利评价体系,逐步丰富了金融机构从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向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思维认识,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痛点和难点。”刘建志介绍,“风险排除方面,我们在不改变金融机构审贷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尽职调查、保险机构保前勘察、银行机构贷前审查等风控体系的优势,将资源整合一体,结合专利评价体系,共同为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业务把控风险,筛选合格贷款企业。”

  目前,包括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等在内的9家保险公司、16家银行、6家地方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入联盟,联盟成员已由成立初期的5家发展到41家。“联盟成员的不断扩大,标志着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工作‘青岛模式’得到金融机构的一致认可,为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工作的推广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借鉴。”刘建志表示。

  创新服务方式 “青岛模式”获赞

  青岛利和萃取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天然产物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萃取及精细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质押贷款为企业早期发展及时提供了200万元的贷款资金扶持,公司从年销售收不足1000万元的一个小微企业,逐步扭亏为盈,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需要量也逐步提升,专利权质押贷款金额也随之提高到400万元、500万元,并先后获得贷款资助7.49万元、12.9万元、15.6万元,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保持接近翻倍增长。到2018年底,公司实现年销售额8600万元,年上缴税金近500万元。目前,该公司为新三板挂牌企业,成为青岛市拟上市重点企业。

  2018年,联盟对54家贷后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一组组数据能反映出企业的蓬勃发展。2018年,54家贷后企业共为社会解决劳动用工4997人,比去年同期增长0.06%;实现销售收入45.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4%;实现利润总额5.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05%;贷后企业研发投入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6%。

  为什么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能够实现多方共赢?刘建志总结出5个“创新”。“创新促进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从传统的抵押贷款思维模式,向专利权质押贷款模式转型;创新促进保险公司,从传统的企业财产保险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保险转型;创新促进担保公司,从传统的提供增信职能向解决银行、保险法规不兼容复合型职能转型;创新促进专利服务机构,从传统的代理服务向知识产权运营转型;创新促进保险经纪,从传统保险经纪服务向全方位提供培训、组织、协调、市场开发等全能型服务转型。”刘建志表示。

  打通专利质押贷款“脉络”,为企业创新注入金融“血液”。如今,通过调研交流和推介宣传,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青岛模式”在全国多地复制推广,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因知识产权受益。(记者:李倩)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互联网教育创新:知识付费站上风口 为有价值内容买单

下一篇:如何保护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产权?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